

作者: 艾蜜莉、錢占梅/編者 Emilie Barnes 譯者: 劉元芬 出版社:校園書房 价格:RM 56.00 本書作者艾蜜莉有鑑於許多忙碌的婦女經常會說:「我每天忙著做家事,陪伴家人、帶小孩、買菜購物、料理三餐……,已經忙到沒有多餘的時間親近神。」因而特別為忙碌的姊妹們寫了這本每日15分鐘的靈修書。她根據聖經以及個人生活體驗,與讀者分享關於神的恩典、家庭的掙扎、饒恕、每天生活的挑戰,以及其他與心靈及家庭相關的課題。希望幫助每一位渴望與神連結、想要建立穩定靈修習慣,卻不知如何開始的姊妹(不管是上班族、家庭婦女、慕道友或是初信者),在忙碌生活中仍然能夠每日親近神。她建議讀者每天先以15分鐘為目標,來進行個人安靜默想和讀經,然後循序漸進地培養每天靈修的習慣,踏上天天親近神、在生活中享受神同在的美好旅 程。 書裡有80天的靈修材料,內容包括當天的主題經文、讓人聆聽默想的短文、延伸閱讀經文、實用的禱文,還有特別設計的每日「行動計劃」,讓讀者靈修後,可以化感動為行動,在生活中具體地操練,活出神的話。

出版社:校園書房 作者:盧雲 (Henri J.M. Nouwen) 譯者:徐成德 定價:RM 43.00 半瞎、面露慈憐的父親,伸出手,堅定溫柔地擁著滄桑、衣衫襤褸的小兒子;一旁站著的是雙手拘緊交叉胸前、神色懷疑不悅的大兒子。畫家林布蘭讓聖經中「浪子回頭」的故事,鮮明生動地躍上畫布。 經過一百年,作家盧雲與畫偶然相遇,開啟了漫漫的心靈之旅。 到底誰是真正的浪子?是揮霍浪蕩的小兒子?是懷怨生氣的大兒子?是你﹝妳﹞?抑是我?到底人心靈深處真正渴望的是什麼?人如何能歸回真正的屬靈天家,與天父同享歡喜快樂? 在本書中,盧雲說不論大兒子或小兒子,回到屬靈天家的惟一途徑,也是天父對我們每個人的期許:「成為父親﹝或成為母親﹞:擁有天父的慈受心腸,像祂一樣完全」。就讓我們進入「浪子」的世界,一起尋找回歸家的路。

出版社:校園書房 作者:盧雲 (Henri J.M. Nouwen) 譯者:徐成德 定價:RM 47.00 走進耶穌的浪子比喻中,朝著心之所在,踏上屬於你的歸家之路。 聖經中著名的「浪子回頭」比喻,是對這世代每一位在「離家與歸家」間遊蕩之人的承諾與呼喚。二十多年前,為了回應呼喚,盧雲寫下了雋永的《浪子回頭》一書,細膩刻劃小兒子想要擺脫束縛的離家欲望、大兒子感到不被重視產生的怨恨,以及最終老父親接納一切,以衣袍覆蔽,用為父亦為母的雙手,給予的全然擁抱。如此深刻的信息,彷彿空谷跫音,在全球眾多讀者的生命中發酵、迴響。 如今,這份迴響,更促成了《回家的渴望》的出版。本書出自盧雲帶領的一次小型工作坊內容,相較於《浪子回頭》的啟迪,《回家的渴望》著重落實與方法。盧雲不但講了更多他自己的故事,也透過「聆聽」、「寫日誌」、「神思」三項具體的靈性操練,幫助讀者更深進入比喻當中,與經文對話,發現隱藏在自我深處的各種浪子。面對靈性生命中的黑暗與深谷,《回家的渴望》引領我們從遙遠的他鄉回轉,走上真正的歸家之路,並跟隨 天父的腳蹤,擁抱你我周遭的浪子,歡迎他們回家

作者: 盧雲/葛福尼 (Henri Nouwen,Walter J.Gaffney) 譯者: 張大虹 出版社: 校園書房出版社 价格:RM 25.00 變老 ──是生命通往光明與喜樂的一條大路 對許多人來說,變老比死亡更令人害怕。相較於離世的未知,等待老化這已知的折磨,更是讓人感到恐懼。盧雲與葛福尼在本書中教導我們,如何用盼望、幽默、異象及溫柔,將老化轉化成一條走向光明之路。老年終究不再是最後的「族群隔離」;反之,每一位年老的人,都有機會成為光明之子,不但可以彼此擁抱與接納,也能將祝福帶給下一世代的人。

出版社:校園書房 作者:盧雲 (Henri J.M. Nouwen) 譯者:余欣穎 定價:RM 28.00 「緬懷逝者,就是讓他們與我們長相左右。」——盧雲 死亡,是生命中最大的禮物,那些離世的人雖然走了,卻成為我們未盡人生旅途上最溫柔的陪伴者,日常生活裡最忠誠的指引者。有了這份禮物,我們深知自己不孤單,明白我們是神所愛的孩子,是彼此的弟兄姊妹,也是未來世代的父母親,連結成為一個彼此照顧的群體,共融成為一個人類的大家庭,在其中深切感受神的同在,與並一份跨越永恆的愛。

作者: 盧雲 (Henry J. M. Nouwen) 譯者: 陳逸茹 出版社: 校園書房出版社 价格:RM31.00 揮別恐懼,找回愛的印記, 進行一趟住到愛裡的屬靈遷移。 愛裡沒有懼怕,真的嗎? 某種程度上來說,成長這回事,似乎就是在學習面對恐懼。不管是小時候對某種動物或昆蟲感到害怕,大一點時課業和認識自我的痛苦,甚或出了社會,仍有許多不知所措的景況接踵而至。然而,就是這些恐懼,打開了一扇又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。 或許,這就是為什麼,盧雲相信「愛裡沒有懼怕」。儘管生命的恐懼層出不窮,靠著神的愛,我們卻能撥雲見日,找到隱藏在恐懼背後的希望。藉由盧雲真摯又動人的文字,本書將激勵你我離開恐懼的牢籠,再度與愛的信息相遇,一天比一天更真實地活出無懼的生命

作者: 盧雲 (Henri J. M. Nouwen) 譯者: 張詠菡 出版社: 校園書房出版社 价格:RM 28.00 這是個極容易陷入事奉泥沼的時代:辦不完的活動、開不完的會議、照料不完的人事物。然而,即便服事的實際內容極為具體,卻鮮少有人針對服事的「本質」,進行創意、但立基於聖經的探討。 盧雲有感於服事者所面對的窘境,嘗試提供全新的角度,為服事者找到出路。他將服事放在「記憶」的框架,讓服事有了耳目一新的定位。原來,每個服事者都是記憶的治療者。舉凡查經講道、小組聚會、關懷探訪,乃至於教會行政會議,無一不是為了使人想起聖經對耶穌的記憶,並將它與個人的記憶連 結在一起,進而使人心意更新而變化。 本書不只適合教牧輔導人士閱讀,更適合有意參與服事,或正在服事的基督徒閱讀、思想。深願我們都能成為記憶的治療者,用對基督的記憶,醫治過去、活在當下、面向未來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救贖的恩典,就藏在記憶裡。 本書探討事奉和靈性之間的關係,說明「事奉即禱告,禱告即事奉」。盧雲以「記憶」一詞貫穿全書,說明「記憶」何以是事奉的核心。

出版社:校園書房 作者:盧雲 (Henri J.M. Nouwen) 譯者:應仁祥 价格·:RM 25.00 在這本短短的小書裡,盧雲在靈性生命這主題上,為我們提供了極具穿透力的反思,特別是在效法基督「向下移動」的呼召上。這個呼召經常要面對來自表揚「往上移動」文化的試探,這讓我們不禁想到耶穌在曠野中所面對的種種試探:想要「有功效、引人注目、有權勢」。為了幫助我們預備走上這條向下的路,盧雲描述了幾個「靈命塑造的操練」,包括教會的操練、讀經的操練、心思的操練。 在有功效、引人注目及世上權勢遘三件事上,許許多多的基督徒,包括神職人員,也都受到世界「向上移動」試探的影響,讓「成效」、「成功」與「瓣力」不自覺地成為我們的偶像。在耶穌身上,你看不到任何往上的移動,因為祂選了一條最徹底的謙卑向下之路,遠遠地將世界不斷爬升的價值觀拋在身後,祂的話不斷提醒每位信徒:「你們不屬世界,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。」呼召著我們跟隨著祂,檢視真實的內心世界,向下移動,倒空虛己,轉身投入天父的懷抱。

出版社:校園書房 作者:斯托得 (John Stott) 譯者:李秀全、劉良淑、黃元林 定價:RM 23.00 儘管前途看來一片灰暗,上帝依舊要引導祂的子民,開創出新的未來! 沒有人會否認,我們的世界正面對許多艱鉅的問題:因為科技發達,機械開始取代人類,人的價值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;因為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,權威問題遭到嚴峻的質疑和挑戰;儘管活在富裕時代,人的自由卻被各種物質和娛樂給綁架;資訊氾濫,怎樣在當中保持平衡;生態的問題迫在眉睫,該如何同時保護環境又發展經濟? 種種棘手的問題,正考驗著二十一紀的教會,讓人意外的是,早在一九七四年,斯托得就曾對這些問題進行過深刻的反思。當年,斯托得頭一次造訪台灣,發表了一系列的演講,正是針對人的價值、權威、自由、平衡等議題,給出他的想法,如今,四十年過去了,斯托得的看法,依舊擲地有聲。 《沒有上帝,就沒有未來》將斯托得當年的四篇講道重新集結出版,再加上斯托得一篇討論生態危機的文章,以及對於教會的未來建言。當全世界都在問「人類的未來在哪裡?」,斯托得的這本小書將會告訴我們,惟有在上帝的真理中,人類的未來才能一直走下去

出版社:校園書房 作者:毛樂祈 定價:RM 47.00 同學們,願你繼續頑固地相信,你們是現代的但以理,為了一個更大的使命、更大的國度而活! 本書讀者,各從其類,快來看看你是哪一種! .正在為了上大學而努力不懈的高三生 .身處在「巴比倫世界」卻渾然不知的大學生 .剛讀完大學的畢業生與職場新鮮人 .工作多年想要更深入思考「學習」意義的社青 .長期陪伴、牧養青(少)年群體的忠心輔導 .家有大學生並嘗試跨界對話的父母 本書作者卻帶我們回到但以理的故事中,看到有一個更大的上帝國度,勝過眼前可見的巴比倫國度。他對我們提出挑戰:大學不足以定義你的人生,上帝才是;人生不應該為了學業而活,是為一個更大的使命而活!在上帝的故事中,有著截然不同的遊戲規則,不管是學霸還是魯蛇,都需要被重新定義。邀請每個想對生命發問的同學,跳脫巴比倫教育的小框框,踏上祂那宏大故事的精彩旅程。

出版社:校園書房 作者:杨腓力 譯者:白陈毓华 定價:RM 47.00 我们的生命中是不是有很大的失望,从来没有跟人提起过?我们的人生中是不是遇到很多难以解释的磨难和困苦,挑战着我们的信仰? 现实生活和信仰盼望之间似乎总存在一条鸿沟,叫我们心生怀疑,大声发问:上帝公平吗?上帝沉默了吗?上帝隐藏了吗? 杨腓力以其独特的视角回答了这三个问题。从旧约到新约,从亚伯拉罕到约伯,从耶稣到保罗,他发现:要了解上帝的作为,先要了解创世以来,上帝与人之间发生过的种种爱恨纠葛,才能明白为什么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看不见上帝,却要凭着信心来经历上帝的年代。信心即是相信即使在黑暗低潮中,上帝的爱依然存在。上帝需要人类给他的,不是对他彻头彻尾的分析,而是单单的爱

出版社:校園書房 作者:盧雲 (Henri J.M. Nouwen) 譯者:徐成德 定價:RM 54.00 拿在你手上的,是一位溫柔的師傅,親手烘焙的麵包。 沒有華而不實的色素,不添加虛偽的防腐劑,更不追求速成與時效,取而代之的是──六十年歲月的積累,以上帝的慈悲為麵粉,耶穌的十架來發酵,再用聖靈的爐火,慢慢地烤。 一份香噴噴 的《心靈麵包》,就這樣熱騰騰地端上桌,每天吃一小片,忙碌的步調將得舒緩,生命的饑渴不再難熬。 《心靈麵包》出爐,要讓你我的靈修生活,天天口齒留香。 在盧雲眾多的著作中,《心靈麵包》極為獨特。不同於《安息日誌》與《黎明之路》這種個人日記,《心靈麵包》是盧雲應出版社邀請,以三百六十五天靈命日糧的形式,特地為讀者寫下來的靈修材料。而和《負傷的治療者》、《浪子回頭》這些成名的著作相較,《心靈麵包》所涵蓋的主題全面而完整,除了禱告與獨處,靈性與牧養,盧雲更把內容擴展到他較少涉獵的教會、復活、基督再來等議題,幾乎是盧雲六十多年生涯的一次信仰總整理。

作者: 葛理翰 譯者: 張玫珊/譯 出版社:校園書房 价格:RM 47.00 軟弱時有能力。 痛苦中受安慰。 踽行徬徨時得指引。 無論在黑暗或光明中,上帝的愛都一樣強大有力,所以我們能天天對永恆不變的神存著盼望! 在本書裡,世界級佈道家葛理翰將提供你每日所需的「盼望」元素,使你在疲乏窘困時,仍然能帶著非凡的智慧與信心上路。

作者: 海波斯 (Bill Hybels) 出版社: 校園書房出版社 价格:RM 47.00 你是否有以下感覺?‧渴望經歷神的豐盛‧人際關係遇到挫折‧對未來感到沒有方向‧屬靈成長出現瓶頸,生命可以不只是這樣!且讓本書所提供禱告、性格、智慧等方面的洞見,帶領你倚靠上帝,用勇敢的信心迎接每日生活的挑戰。 基督徒的生命不是倚靠著更努力工作、更加聰明,而是在於更深地認識神,發現祂在你身上如何動工。你準備好要接受這個呼召,活出勇敢的信心了嗎? 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困難,時常考驗我們的信心。如果不想得過且過、軟弱無力地度日,請用《天天有信心》來滋補你的屬靈生命

出版社:校園書房 作者:路卡杜 (Max Lucado) 譯者:黃凱津 定價:RM 56.00 恩典是上帝給人的一份禮物,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。當我們的眼界縮短,短到只剩下眼睛到螢幕的距離;當我們滿腦子只裝得下「自己」的煩惱時,若是我們願意抬頭往上看,看到藍天、看到白雲、看到夕陽無限、看到星辰滿載,就會知道,上帝祂在,祂隨時都在! 本書讀起來就像是我們仰頭望向藍天、望向大海一樣。在上帝的恩典中,也許我們破碎不堪,沒關係,祂早就說過,到我這裡來、信我的,永遠不渴。